“十四五”时期,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、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。北京作为首都,要在新发展阶段的奋斗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,首都基础设施发展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使命。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形成首都基础设施适度超前、相互衔接、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”要求,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,切实做好全市基础设施领域发展规划,以引导和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。受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,北咨公司承担了《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的研究编制和基础支撑工作。
一、立足实际,科学开展编制工作
在委托单位统领下,北咨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北咨研究院”)专门设立《规划》编制工作专班,建立了多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。《规划》编制工作自2020年3月启动,历时2年时间,先后开展了规划重点专题研究、规划起草、重大项目安排等具体工作。《规划》起草过程中,专班先后多次征求了各区政府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、城市副中心管委会以及14个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意见,注意加强与交通、能源、生态环保等专项规划的充分衔接,有力支撑了《规划》高质量完成。
二、突出首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要求
《规划》编制工作以首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为出发点,围绕“减量发展”,突出基础设施对优化首都城市空间格局的支撑作用,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,统筹提升区域承载能力;围绕“提质增效”,突出核心区、重点功能区等区域基础设施服务品质提升,发挥科技引领作用,提升智慧服务管理水平;围绕“绿色低碳”,突出基础设施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作用,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;围绕“安全韧性”,突出基础设施对韧性城市的支撑作用,加强资源能源生命线保障,加快地下管线更新改造,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提高基础设施在逆变环境中承受、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;围绕“智慧高效”,突出科技赋能,加强统筹整合和共享共用,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。
三、落实新发展理念,聚焦“以人民为中心”
《规划》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新发展理念,将满足市民多层次需求落到实处,在规划中体现民生“温度”。一是让百姓看得懂。从百姓感知视角编制规划,避免过度的专业词汇使用,力求文字平易近人,同时加强了对于未来愿景的描述,绘制出未来首都重大基础设施发展的美丽画卷。二是让指标易感知。诸如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、京津冀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等指标,让市民容易看懂、感知和亲身体会。三是突出获得感。《规划》紧扣“七有”要求“五性”需求,突出以人为本,以市民关心、群众需要为导向,努力提升基础设施服务品质,其中“因地制宜完善游憩、亲子、运动等服务功能,为市民提供就近可享的高品质普惠生态空间”等内容,将给市民带来实在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和安全感。
四、夯实基础设施领域优势,打造北咨品牌
北咨公司深度参与了北京市“十一五”至“十四五”期间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和相关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,在基础设施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咨询经验,为推动本市重大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。未来,北咨公司将继续发挥在基础设施领域积累的专业咨询优势,加强智库建设,为首都基础设施发展贡献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