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专题一:产业协同共谋增量,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
作者:马婧 袁钟楚 发布时间:2024-04-07

导语

今年,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。从2.24日开始,北京北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陆续推出《北咨说|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专题》,述说十年来产业、交通、生态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成效,研提未来落实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相关建议,一起来看看吧!

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,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一个重要着力点。十年来,京津冀有序开展产业的转移承接、对接协作、转型升级,三地产业分工定位愈加清晰,产业协同机制逐步完善,不断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。

一、京津冀产业协同纵深推进、成效显著

京津冀产业协同走过十年,三地共建的承接平台、合作园区、产业项目逐步落地,促进产业协同的政策机制陆续出台,区域间的产业合作日益密切,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布局全面铺开,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。

综合经济接近倍增

十年间,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步履铿锵,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天津、河北传统产业去产能的大背景下,三地经济总量依然实现了较快增长,实现了GDP突破十万亿,2023年三地GDP是2013年的近1.9倍,2022年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3年的1.9倍、1.5倍和1.4倍,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、示范区的新图景。

产业结构持续调整

十年间,京津冀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6.2∶35.7∶58.1转变为2022年的4.8∶29.6∶65.6,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,工业增加值由2013年约1.7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约2.5万亿元。北京新兴经济快速发展,十大高精尖产业全部突破千亿级,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5年的8719.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8766.7亿元,占GDP的比重增至42.9%。

天津着力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,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014年的16.4%增长至2022年的23.2%。河北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2023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1.4%,五年间增长了1.9个百分点。

产业载体加速建设

十年间,三地加快探索合作园区共建、产业项目对接新模式,积极推动“4+N”重点平台建设,在津冀合力打造了50个特色鲜明、营商环境好、承接能力强、与北京产业链紧密衔接的产业重点平台,京津冀地区累计创建45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,成为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合作的重要载体。

充分发挥产业平台的促转移、引要素、聚资源的作用,深化培育区域创新型企业,三地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100多家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000多家,分别占全国的12%、9%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约5.5万家,京津冀A股企业市场总值居四大城市群之首,是我国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。

产业联系日益密切

十年间,三地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移,促进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区域间流动,跨区域产业链协同逐步强化,三地企业累计在京津冀区域互设分、子公司超过9万户。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开展联合招商,举办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、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、京津产业握手链接洽谈会等联合招商活动,发布跨区域产业链图谱,形成补链强链合力。

二、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几点转变

随着京津冀产业协同纵深推进,三地产业协同逐渐由谋思路、打基础、寻突破进入到滚石上山、爬坡过坎、攻坚克难阶段,京津冀协同发展思路、发力点、驱动力均发生了阶段性变化。

协同思路从疏解承接转向共谋增量

在过去十年,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,聚焦雄安新区、城市副中心、“4+N”产业转移承接平台等重点区域,以点带面进行适宜产业功能疏解承接的优化布局。随着产业疏解项目落地津冀、产业承接平台建设落成,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重点逐渐投向了延链补链造优势、整合资源做增量。尤其是聚焦整合好三地各自比较优势,做好京津冀传统领域迭代、新兴业态抢滩、未来产业占先,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。

协同发力点更加聚焦“五群六链五廊”

目前,京津冀三地已明确提出培育氢能、生物医药、工业互联网、高端工业母机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、机器人六大跨区域产业链,发展集成电路、网络安全、生物医药、电力装备、安全应急装备五大跨区域产业集群,打造京津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京保石新能源装备、京唐秦机器人、京张承绿色算力和绿色能源、京雄空天信息五条产业廊道,产业协同的发力点更加明确,更加聚焦“五群六链五廊”构建优势互补、协作紧密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。

协同驱动从政府引导转向多方共推

十年来,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积极开展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引导,通过行政力量从组织领导、工作机制、发展规划、政策引导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和工作推动。随着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和产业脱钩断链风险的影响,产业链供应链的区域化、近岸化、本土化需求逐渐显现,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越来越成为市场化驱动作用下的必由之路,企业基于产业链区域配套需求,将逐渐成为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质性推动力量,行业协会、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的产业协同促进力量正加速凝聚合力。

三、产业协同需关注的重点问题

近年来,国内区域架构和城市群格局发生了新变化,产业发展“南强北弱”态势升级,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仍面临制造业比重下降、产业分工协作不足、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充分等问题。

京津冀制造业比重有所下降

十年间,京津冀工业增加值占区域GDP的比重由2013年的30.7%下降至2022年的25.0%,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3年的8.1%下降至2022年的6.3%,京津冀制造业对区域GDP的贡献率以及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优势有所减弱。

产业分工格局亟需加快完善

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仍面临着内部分工不足、产业技术水平差距较大、链条“断链”“缺环”、北京优势产业在津冀配套率较低等问题。

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发展亟需强化

京津冀区域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,创新基础扎实、实力雄厚,但区域创新势能向产业动能的转换不足,创新链和产业链耦合发展不够深入,京津冀科技成果在区域内的转化率较低,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仅占流向外省份的15.1%。

四、相关建议措施

瞄准新质生产力塑造区域产业新优势

发展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重要部署,京津冀区域作为全国高质量发展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,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。尤其是面对国际产业链脱钩断链风险、国内城市群间竞争日益激烈的宏观形势,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亟需注入新质生产力要素,超前规划区域内新质生产力布局,率先探索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机制,用足用好京津冀创新资源优势,共同谋划好区域产业新赛道新增量,厚植区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优势。

着眼链群牵引织密区域产业合作网络

围绕“五群六链五廊”,用好产业链图谱,跨区域合理布局产学研用环节链条,做实产业集群的园区节点。借鉴长三角G60创新走廊的经验,联合制定产业延链、补链、强链配套支持政策,沿产业廊道引导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轴向集聚,着力推动京津冀先进制造业成链成规模。积极推进集成电路、安全应急装备等产业领域创建国家级产业集群,推动形成梯次布局、上下游关联度高、带动性强的产业格局。

凝聚多元合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贯通

着眼制约创新链和产业链耦合发展的关键环节,激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潜力,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,加大力度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活动,结合制造业基础优势拓展新技术、新产品的应用场景,构建创新链和产业链相互赋能的良好生态。用好行业协会、联盟等社会组织,凝聚链条上下游的龙头企业、科研院所资源,在技术创新、人才交流、项目合作等方面发挥好桥梁作用,切实把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。

本文章未经许可,严禁转载


更多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