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语
今年,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。从2.24日开始,北京北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陆续推出《北咨说|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专题》,述说十年来产业、交通、生态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成效,研提未来落实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相关建议,一起来看看吧!
历史大势浩浩汤汤,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在紧要之处改变走向。京津冀协同发展之于北京,重要到事关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走向。作为国家重大战略,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起笔是城市病,行笔是一体化,收笔是世界级城市群。十年磨一剑,京津冀协同发展成绩举世瞩目,三地发展的整体性、协同性明显增强,首都城市发展方式深刻转型,北京“大城市病”治理成效显著,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北京大国首都的地位。
一、京津冀协同发展扭转北京三大态势,避免了迁都风险
遥想十年之前,北京人口快速膨胀,雾霾频发、交通拥堵、功能过速扩张、资源过度集中,虹吸效应引发了环京贫困带,北京得了“大城市病”、不宜居成为了共识。面对该种情况,再叠加当时的北京水资源匮乏、沙漠化威胁、国际交往设施总体水平不高等发展条件,学术界曾经进行了相关讨论,出现过迁都论、展都论、双都论、陪都论等观点。事实上,日本东京2000年前后在面对一系列严重的“城市病”问题时,的确也进行过迁都的讨论,并提出了10处新址方案,该种设想也曾经得到过日本政府最高层的赞同。因此,从某种意义上说,面对此情此景,为履行好首都职能,治理北京“大城市病”,推动实施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“牛鼻子”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势在必行。
十年来,北京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,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,基本改变北京原有的三大态势,北京作为大国首都的面貌焕然一新,如今迁都论早已烟消云散,北京筑牢了大国首都地位,开启了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京津冀协同发展助推北京改变了以下三大态势:
一是基本改变了北京单中心发展格局。存量上,高度集聚在中心城区的资源要素逐步被疏解调整,一般制造业、区域性市场等功能被调整退出,北京市行政功能迁出中心城区,部分央企总部、高校等转移疏解渐次展开。增量上,禁限目录分区域、差别化地调控了产业类型和方向,资源要素流向由外直插中心城的态势被有效控制。空间布局上,由原来的自身分散发展,构建了以通勤圈、功能圈、产业圈为框架圈层结构的首都都市圈空间布局。北京内部,城市副中心作为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,每年千亿级增量投资使原有资源流向发生偏转;城南、平原新城等区域发展提速,“一主一副”“三城一区”“双枢纽”等新增长极格局初现端倪,多中心结构正在加快形成,北京的区划分类正细化为中心城区、副中心、近郊区、远郊区。
二是基本改变了北京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超载的态势。2013年的京津冀,资源环境超载现象已经十分严重。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有8个在京津冀,PM2.5浓度平均为106微克/立方米,超过标准2倍,高于全国74个城市平均水平,远高于长三角67、珠三角47的水平。频发的雾霾天气也直接加速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“横空出世”。十年后的今天,京津冀PM2.5平均浓度下降了60%、进入了“3时代”。水资源方面,十年前,北京市、天津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/20,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/7,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,属于极度缺水地区。水资源短缺和地下水超采严重,流域水质差,水资源流域的整体性和行政区划的分割性突出。密云水库蓄水从1999年的28亿立方米下降至2014年11亿立方米,官厅水库蓄水从5亿立方米下降至2014年1亿立方米,水资源衰减的趋势明显。十年后,密云水库蓄水量已经超过30亿立方米,官厅水库蓄水量已经超过6亿立方米。
三是基本改变了摊饼扩张的发展方式。北京是全国首个实施减量发展的城市,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从总体上限定了人口、建设用地总量,明确了减人、减地、减功能的目标任务。北京以壮士断腕般的勇气和毅力,在减量发展、疏解非首都功能中实现了量质双提,中心城人口自2016年起进入了拐点递减通道,城乡建设用地减量达到130平方公里,探索了在疏解中提升、在减量中发展的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实践,在更大空间、更宽维度中,既解决了自身发展困境,又获得了新的发展生机。
二、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了北京三大水平,整体格局更加晴朗有序
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的城市治理产生了深刻影响,在其带动下,开启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时代,开启了北京城市更新的时代,同时也拉开了市域协调均衡发展的帷幕。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,精细化治理存量老旧空间,优化提升了城市形态和风貌品质,北京在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。
总体看,京津冀协同发展助推北京提升了以下三大水平:
一是提升了宜居水平。“大城市病”的另一面是宜居。十年来,首都的宜居水平大幅提升,广大居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,天蓝水绿地净格局基本形成。2017年以来,北京实施了两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,疏解了动批等近千个区域性市场,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,治理了违章建筑、开墙打洞、无证无照经营、城乡结合部等一系列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固症顽疾,城市空间更加晴朗有序。广阳谷等森林公园进入城市,2023年北京市PM2.5年均浓度连续将至32微克/立方米,水生态和水环境品质大幅提高。此外,首都的基础设施加快完善,多条高铁、城际、高速建成通车,城市轨道交通超过1000公里,过年买票紧张局面大大缓解。此外,首都的文化韵味、服务设施品质等也有较大提升,宜居水平实现了较大跨越。
二是提升了精细化治理水平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念已融入经济社会各方面,推动形成了首都精细化治理的顶层设计。制定核心区、副中心控规,加强核心区、中心城、副中心、新城等区域的差别化管理,从规划资源上倾斜性支持承接功能类的新市镇、特色小城镇发展,建立了分层级、分圈层、功能错位、特色鲜明的全市域管控发展体系。此外,由功能疏解和减量发展所延伸出来诸多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新举措,也促使北京体系性出台了城市更新相关政策。比如,疏解转移后,腾退出了大量土地和空间,为更加高效集约利用这些空间,探索实施了以跨实施单位跨项目的组织实施机制等。又如在减量过程中,涌现出王四营乡、西红门镇等减量发展典型模式。王四营乡积极探索减量发展背景下绿隔地区的镇域统筹实施路径,以“四本账”推进规划先行总结历史账,算好规划账、时间账、实施效果账。
三是提升了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水平。京津冀层面,北京虹吸效应逐步减弱,科技创新、产业链条、营商环境等方面一体化程度日益深化,合力举办冬奥会,携手共建自贸区,协力实施政务服务“跨省通办”,三地正从分工协作走向全面融合。北京市内层面,通过疏解中心城功能、禁限目录、调控人口土地规划和指标等措施,促进资源要素向远郊区布局,尤其是向平原新城倾斜,改变了资源流向,解决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六区的问题。十年来,远郊区通过整体搬迁、办分校(院)、合作共建、委托管理等方式,承接了中心城的公共服务资源。中国民航信息集团、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等一批中心城企业转移到了远郊区。
面向未来,京津冀协同发展远未完成,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,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仍需付出艰辛努力。同时,距离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明确的2030年时间节点日益临近,京津冀三地需要在开局(2014年-2020年)、破局(2021年-2025年)的基础上,进一步实现成局(2026年-2030年)。“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”。在新的历史时期,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在落实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承担更多职责使命,努力打造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、示范区。
(本文章未经许可,严禁转载)